【熊貓講座】 邀請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、Gerardus ‘t Hooft教授以「基礎科學教育可作為國與國合作橋梁」為題進行演說

上傳圖片

物理學系11月14日下午2時,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辦重量級「熊貓講座」,邀請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、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教授Gerardus ‘t Hooft,以「基礎科學教育可作為國與國合作橋梁」(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Fundamental Science as Bridges Between Nations)為題進行演說。活動採線上同步直播,並吸引校內外逾310名師生與研究人員到場聆聽。

理學院院長薛宏中開場介紹Gerardus ‘t Hooft教授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粒子理論學家之一,其與指導教授Martinus J.G. Veltman提出的數學模型,成功預測宇宙中次原子粒子及其基本力的相互作用,為高能物理學的復興奠定關鍵基礎,兩人因此獲得諾貝爾獎。今年Gerardus ‘t Hooft教授再度獲頒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。隨後播放領獎影片,讓參與者一同見證其傑出成就。

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致詞歡迎Gerardus ‘t Hooft教授,並說明該場熊貓講座是「臺灣橋梁計畫」(Taiwan Bridges)的重要成果,Gerardus ‘t Hooft教授為第二位蒞臨本校的諾貝爾獎得主,顯示學校在國際學術交流上的積極推動。他特別感謝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Uwe Morawetz,促成此次難得的學術盛會。

上傳圖片
上傳圖片
上傳圖片
上傳圖片
上傳圖片
上傳圖片

相關連結:
■【淡江時報】 https://tkutimes.tku.edu.tw/pic.aspx?no=238459

■【淡江時報】https://tkutimes.tku.edu.tw/dtl.aspx?no=59770

■【活動照片】